强迫、恐惧、焦虑、抑郁,听起来似乎差异颇大,但往深处分析,这些心理障碍的本质其实就一个“怕”字!这个“怕”,不是我们见到老虎时那种恐惧感,而是莫名其妙的“怕”,是自己有时也感到不应该的“怕”,但却条件反射似的、不由自主地发生了。
其同义词有:“担心”、“不放心”、“恐惧”、“忧虑”,怕“万一”、“也许”、“可能”、“会不会发生”、“够不够好”等诸如此类。不同的心理问题“怕”的内涵不尽相同。
1、抑郁症的“怕”
抑郁的人多敏感、要求完美,总是对某些事情过分钻牛角尖。有些看似外部因素所致,实际上,是他们缺乏灵活的性格所致。过于执著必然不能随机应变,造成的结果是无法面对现实、面对自我,自己和自己过不去。
很多抑郁其实类似于强迫,他们知道那么想或做是不好的,但性格使然,他们无法放弃自己的“既定目标”、“原则”或“面子”,因此陷入自我斗争的漩涡。
2、焦虑的“怕”
莫名其妙地提心吊胆,说不出原因。往往是由于过分敏感、谨慎、不自信等性格造成的,有的往往会担心焦虑本身或者担心焦虑感的出现,陷入一种越怕越焦虑的怪圈之中,无法自拔。
3、恐惧症的“怕”
有明确对象。一般人都有恐惧心理,都怕一些东西,但如果这种恐惧超过了一定限度,影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,自己无法摆脱了,就是一种病态。陷入恐惧症的人,同样是一些过于谨慎、小心、自我中心、安全感不足、要求百分之百放心的人。
4、强迫症的“怕”
不放心,或过分要求完美。过分追求完美、循规蹈矩、过于刻板、敏感、悲观等构成了强迫性格。
强迫的人为什么多数都抑郁?究其根本就是摆脱不了“怕”字。越想摆脱,越无法摆脱,日子久了,能不焦虑吗?持续的焦虑,做事情还有兴趣吗?当兴趣降低、情绪低落了,就会伴发抑郁症状。
既然我们存在着这么多的“怕”,那究竟我们要不要去做心理咨询呢?如果你考虑过(或一直在考虑)要不要去做心理咨询,以下5个征兆的出现可能预示着这是一个合适的时机:
1。你想要改善自己的沟通技能
无论是和伴侣、家人、同事还是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——你都觉得自信笃定的沟通对你而言并不容易。
或者,你可能开始意识到自己容易误解别人的话。心理咨询能作为一个好的起点,去解决部分这类问题。心理咨询也是一个理想的空间,去发展更好更健康的沟通技巧。
2。你感到“被困住了”
你会觉得生活很难向前吗?还是你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?这些感觉可能正源于你“被困住”的感觉。
如果真是这样,很可能会影响你的心理健康。去做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你对于目前的生活轨道更加清晰。
3。一些看似很“小”的状况也会让你发作
你是否比以前更容易烦躁?你周围的人总是惹恼你吗?还是这些人或事比以前让你更容易恼火?这些都预示着你心里可能有一些什么在发生。
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你界定这些情绪、进行处理,并用更高效的方式来疏导这些愤怒或懊恼的感受。
4。你感到疲倦,很难“清空头脑”
你是否感觉被生活压倒了?或者生活中最近发生了什么?好像有些难以承受?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你减轻这种负担,并与其他人分担。
5。其实,不需要有什么征兆
寻求帮助永远不嫌太早,你不需要等到生活中发生了很“糟糕”或者“困难”的事情之后才去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。
心理咨询是一个空间,在这里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、成长、学习。心理咨询是通往你内心世界的旅程。
最棒的一点是:你不用独自一人冒险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跟你结伴而行,一路上给予你支持,无论这一路上的处境多么艰难。
性格缺陷、生活方式、家庭环境、经历经验、都会使我们在不可避免的困难、挫折或刺激面前,或束手无策,或不堪一击,从而产生心理障碍,滋生出千奇百怪的“怕”,表现出五花八门的症状。
此时寻求心理咨询不应被认为是脆弱的,它应该永远是一种有力量的表现。如果我们想打破对精神心理健康问题的误解,我们需要从自己开始做起。让我们敢于脆弱,也敢于去探索内心世界的丰盈。